湖溪乡小陂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2公里,辖13个自然村13个村小组,全村共522户1827人,党员43人,耕地面积2612亩,林地面积7200亩。近年来,小陂村立足实际、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助推治理强村建设。一方面将基层党建与农村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助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村企合作共赢,联合共建公益,变企业为居民,不断推动村级经济向好发展。
党建引领夯实基础保障
小陂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局优势,将基层党建与农村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村级的主体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助力农村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一是强化“一个核心”。小陂村以小陂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级各级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利用“三化”建设成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构建“一张网格”。建立起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普通党员与群众之间联系的网格化,将能力强的党员、退役军人、致富能手、法律明白人组成精干网格员队伍,精准收集村情民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将乡村治理中的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大力发动普通党员和五老人员参与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矛盾纠纷调解、公益事业建设等日常工作中,打开农村社会治理共治共享新格局。
三是提供“一等服务”。小陂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让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不断提升便民服务基础设施和为民服务水平。打造为民服务“百姓说事室”,着力解决村民的疑难杂症,秉承服务大局、便民利民、平等自愿、公正高效、调防结合的原则,让百姓“苦”有地方诉、“话”有地方说、“事”有人去做、“理”有地方讲,调解民事纠纷3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20余件。打造“党建+社会救助”市级示范点,成立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站”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村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小陂村狠抓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将党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支部助推,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共创”的发展思路,探索发展荒山种植油茶和中药材、养小黄牛,农田种白莲、芦笋、烟叶等多种产业。支部还邀请专业人才到村、入户、上山、下田进行种养技术指导,再加上党员示范带动,大家逐渐行动了起来,充分利用荒山、农田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村主要产业有白莲300亩、芦笋100亩、油茶500亩、烟叶100亩、中药材600亩、蜜蜂80箱、家禽养殖1000余羽、养殖肉牛120余头。产业兴旺、结构丰富,小陂村支部走出了一条把党旗插在荒山上、田埂上,把荒山变金山、把农田变金田的产业新路子。
三、党建引领助力企村融合
小陂村引进山东寿光绿巨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3亿元,新建了350亩高标准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土地全部由村集体流转给公司,公司支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租金,既增加了农户收入,又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基地建设后,小陂村党员干部积极宣传公司就业需求,在公司与当地农民之间搭建联系桥梁,为村民签订合同提供有效建议,帮助公司对当地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当地100余人在基地务工,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通过“党建+企业+社会治理”模式,让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中来,让大家说话有了底气,管事有了名分,干事有了机会,从而使得小陂村党群关系“浓”起来了,村级工作“顺”起来了,集体经济“富”起来了,邻里关系“和”起来了。小陂村也由原来的信访村变成了和谐村,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