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乡东门村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以党建为引领,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以“特色产业兴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明乡风树起来、群众生活富起来”为愿景,建设惠民生、聚民心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党建引领,以创新党建工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务监督管理等村民自治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是扎实开展“学党史、办实事”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25件。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东门村设置”党员中心户”6户,联系党员39名,联系群众281户,积极发挥其在疫情防控、拆临拆违、反诈骗APP下载等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四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党组织+群众+志愿者”文明创建体系,聚焦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实际需求,组建“亲情连线工作室”,为留守群体提供亲情连线、心理疏导等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二、精细管理,以网格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辖区共有2名网格员和35名平安志愿者,强化了排查高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当好乡政府依法行政的顾问和助手,努力做好排查社会不安定因素和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及时掌握动态,积极预防矛盾纠纷的激化,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2022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20余起,矛盾纠纷全部予以化解并妥善处置,针对今年以来东门村矛盾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丰乡东门村及时整理思路,调整重心,重点加强了对涉及住房新建引发的劳资纠纷等社会突出问题的控制力度。对每位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办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受到来访群众的交口称赞。基本形成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工作局面。
三、宜居环境,以大整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是反映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为巩固文明创建工作成果,东门村以文明村创评体系为指导,将文明新村创建工作与创卫、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程度丰富文明创建内涵。加快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村”创建的“硬环境”,为文明村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新丰乡东门村党支部以“春雷行动”为契机,全村共拆除猪牛栏、危旧房、旱厕等临时建筑31栋2260余平方米,确保村庄内设施完好、卫生洁化、沟塘净化、环境美化、道路通畅、整建有序,并积极引导群众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文明新风,以新风新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深入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把“创建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通过墙绘、宣传橱窗等,在显著点位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公益广告,强化宣传阵地、文化阵地、德治阵地建设。开展“孝心满戏乡”“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以评优创先提升文明创建激励、宣传效果,助力打造幸福和谐新村居。对村文化戏台“三圣殿”进行改建提升,邀请各剧团来村演出红色歌曲、文明新风等相关节目 ,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服务能力,切实提升群众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