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黄县委政法委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政法主题”知识竞赛活动
  • 市委政法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市委政法委召开干部宣布见面会
  • 关于严肃整治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违规吃喝、打牌赌博违纪违法问题的通告
  • “能打抗摔”女汉子刘莹:用有温度的方式守护未成年人

    2021年06月04日 22:53编辑:黄东平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先后荣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比武竞赛9个项目的全国前3名,江西省司法警察骨干培训班“司法警察使命担当”演讲比赛特等奖等共计15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这个集荣誉于一身的人叫刘莹,1988年2月出生,现任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面对这么多荣誉接踵而来,她说:“我是中文系毕业的,我的工作就是从零开始的,像时钟每晚要回到零点,归零才是真正的开始,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从零开始,我能行吗?”

      来到乐安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刚开始,刘莹心里是自卑的:“所学专业不同,这里老百姓说几种方言又都听不懂,怎么办?从零开始,我能行吗?”

      实践才能提高工作能力。2017年8月,刘莹受命到北京协助抓捕和异地押解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考虑到嫌疑人的父母年事已高,直接进屋抓捕可能会刺激老人家,于是,他们决定在小区楼下蹲守。3天后,当嫌疑人出现在楼道口时,她第一个冲上前,将其牢牢地控制住。嫌疑人被押上囚车后,情绪非常激动,先是哭哭啼啼,继而骂骂咧咧,甚至殴打干警。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干警决定给其戴上手铐。“没事,我陪着你!”从北京到南昌,路上汽车颠簸,手铐将二人的手拉过来、扯过去,手腕由红变青,但刘莹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圆满完成了押解任务。

      参加工作以来,刘莹为快速提高业务能力,抓住3个关键字——“学、请、看”。从日常工作中学、向身边的同事请教、从书本中看,她累计执行出警任务960余次,零失误完成职务——犯罪嫌疑人的传唤、拘传、看管、押送以及保护公诉人出庭和协助维护信访秩序等安全保障工作。

      “能打抗摔”出了名

      在检察系统,不了解的人都认为刘莹是体校或者警校毕业的,因为在他们眼中,刘莹就是个“能打抗摔”的女汉子。在获得的这些荣誉中,最让刘莹难忘的是“2019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挑战自我’——警务技能比武警务基本技能科女警抓衣领解脱擒敌技术项目第二名”。

      为了能在那次比武考核中进入决赛,刘莹在训练中几乎是在拼命。为了保证比赛质量和效果,刘莹把每一次模拟练习都当成是真正的比赛。在模拟练习中,刘莹和搭档分别被对方打得住进了医院。听说三七粉可以活血化瘀,能帮助快速恢复训练,刘莹就加量吃,一天之内被推进抢救室3次。决赛当天,刘莹和搭档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于是,刘莹跟搭档商量,调整比赛策略,选择不用防护垫,直接在水泥地面上摔,令当时各省总队的比赛评委感动不已。

      其实,让她如此去拼的动力,是来自各级领导的默默注视和培育,是她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代表的这份荣誉,是在日日夜夜的训练中摔青手、淌干汗、流下泪而汇聚的力量。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个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孩子,取得众多荣誉的那3年也是她的孩子从重症到痊愈的3年,想到当时只有18个月的孩子一个人要经历全身麻醉插满管子的手术,刘莹觉得自己所经历的都不算什么。

      “刘莹姐姐,您好!”

      “宝宝有个小肚肚,上上下下要保护……”在乐安,一套由该县“刘莹姐姐工作室”专门为未成年人编写的“防性侵”推广体操,在全县各小学、幼儿园广泛推广。“刘莹姐姐工作室”是以刘莹的名字命名,是该县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而精心搭建起的一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平台。

      为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教工作,她更是一头扎了进去:看典型案例分析、进社区、进村组、进学校开展调研、座谈,摸清全县未成年人群体数量、男女比例、城乡分布、留守儿童状况……她明白组织交给她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加班加点成了她工作的一种常态,她总说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当前,刘莹细心地针对少年儿童、教师和家长印发不同版本的“一号检察建议宣传手册”,将“一号检察建议”编排成小品和诗歌,多形式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工作。依托“刘莹姐姐工作室”,该县已在全县181所学校聘任261名校园联络员,建立校园联络员制度,并进行了主题性培训,在181所学校、7万余名在校学生中实现了防性侵课、防性侵操、倾听卡、宣传手册、倾听信箱五项全覆盖。今年,“刘莹姐姐工作室”还被评为第六批江西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来源:乐安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