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抚州市司法局注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集法治实践前端、中端、末端,坚持把普法精准融入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构建全过程闭环式实时普法格局。
在地方立法中开展实时普法。抚州市司法局主动把实时普法融入立法意见建议征集、调研座谈、听证论证等环节,详细说明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依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内容和理由,使公众在积极参与立法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普法教育、树立法治思维、感受法治进程,把普法变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立法过程中,抚州市司法局开展“伴随式”精准普法,增强社会公众对交通法规、规章的理解和认识。《抚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条例》的实施得到群众广泛支持,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电动自行车的现象基本消失。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通过后,抚州市司法局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宣传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及时通过网络公布、新闻发布、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宣传,推进法规规章宣传规范化、落地实效化。
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中开展实时普法。为破解传统方式下普法宣传活动“受众少、成本高、收益低”困境,抚州市司法局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职能优势,积极推动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靶向指导企业提前化解违法风险,确保群众在接触行政执法、产生问题疑惑、寻求法律咨询的“第一现场”就能得到行政执法人员及时、准确、权威、直观的解答。今年5月以来,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在全面实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行政处罚法律制度时,对市场主体开展实时普法3356次,其中主动告知2865次、答疑解惑1489次、释法说理115次、约谈提醒16次,有效避免企业行政处罚风险。
在社区矫正中开展实时普法。以县(区)为单位,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现场点验、集中学法、重温社区矫正入矫誓词、致社区矫正对象一封信等形式,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在矫意识、守法意识。今年以来,全市无一名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开展实时普法。抚州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广泛开展实时普法,在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过程中,自觉进行释法析理,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办事。抚州市司法局开发了手机终端线上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律师、视频咨询律师、AI机器人智能咨询、12348热线等多元化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日均访问量超2000次,群众反馈满意度达99.21%。抚州市司法局还精心打造了一批“有法帮你”打卡点,配置法治地图导航附近的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等,多渠道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